北师大-10.联系我们

顺德区区属学校中青年干部第三批培养对象 培养项目第三期集中培训圆满收官

      2025年4月13日,顺德区区属学校中青年干部第三批培养项目第三期集中培训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圆满收官。本次培训以能力提升与成果输出双轮驱动,学员通过治校理念汇报、教育与管理创新案例展示、组内互评推优、导师一对一指导等环节,在北京师范大学 楚江亭教授、刘美凤教授专题指导下,形成《烛照集—“教育家型”校长成长思想》《实践案例集—从执行到创新》等案例成果集,为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柴松方校长、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罗凯旋副校长以自身成长经历与卓越治校的核心逻辑,为学员从“教育管理者”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型提供可落地的实践范本。

      作为第三批培养对象的第三次集中培训,项目聚焦“治校领导力与教育创新力”双核目标,通过“理论赋能、实践启迪、跨界融合”三位一体模式,系统构建“专家视角革新、校长实践分享、实践研修创新、跨学科资源整合、多学段经验共融”五大培训模块,助力中青年干部提升治校领导力与教育创新力,为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智慧与创新范式。

图片图片

专家视角:教育改革与德育模式革新

       北京师范大学 楚江亭教授,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治理的研究视角,为培训学员深度剖析教育改革路径。北京教育学院 迟希新教授娓娓道来,提倡细德育、大德育和慢德育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应将活动转化为个性化研究,重视自主学习和合作研修。

图片图片


校长实践:卓越治校的核心逻辑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柴松方校长以《从优秀走向卓越》为题,结合自身从教经验,系统阐释了其“本真、激情、人文化”的教学风格,并呼吁教育者在 AI 时代坚守核心价值——爱与情感、好奇心、创造力及道德观,为未来教育注入人文温度。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罗凯旋副校长以"做学生终身幸福发展的教育"为核心理念,系统阐述学校科学发展观、中层执行力提升基础和中层执行力提升途径,强调中层干部应通过"实践记录-总结反思-方法提炼"的闭环,形成个性化管理策略。

图片图片

实践研修:多元教育模式创新范例

       学员分组走进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市启智学校、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第二幼儿园,深入学习了“柔性化”校园管理、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尊重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实践、“家园共育创新机制”等内容,引发顺德教育工作者对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家校共育的思考。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思维拓展:跨学科资源整合探索

      学员走进松湖自然教育基地,参与了一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自然教育研学活动,通过亲手触摸,直观感受不同生命的体征特征,为学员们提供了跨学科教学素材的收集渠道。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专家指导:多学段经验共融

      学员们进行专题成果汇报,来自高中、职校、初中、小学、特殊教育、教育发展中心等涵盖多学段的学员带着各自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独特见解汇聚一堂,分享着自己对治校、管理、教学的思考,为学校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次成果展示与现场答辩,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楚江亭教授,刘美凤教授的高度评价,不仅促进了多学段经验交流,更展现了顺德教育事业发展新生力量的活力与动力。顺德区容山中学邓淑君老师提出:“未来将以《‘扬长教育’治校方略》的持续迭代为抓手,转化所学,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助推师资队伍从经验型向学术型蜕变。”,顺德区梁銶琚夫人幼儿园姚淑芳老师则聚焦学前教育管理,强调“幼儿园管理不仅是制度的构建,更是教育情怀的践行。唯有以平等之心凝聚团队,以创新之思赋能课程,以务实之举服务幼儿,方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相信这些新思路、新方案,必将转化为顺德教育教学改革的坚实步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奋进篇章。